第(3/3)页 “兴许是个儒将!” 刘綎不免转头看了看另外一员押俘功将,心头古怪:献俘大典,怎会也点了她来? 不过从那偏僻乡野到了这京城,她竟然依旧有从容气度。 京城百姓众目睽睽之下,经过许多人的反复观察,他们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女将! 然而也不能真的去确认。 献俘的队伍进入天街之后,旁边列位观礼的则都是达官贵人和禁卫仪仗了。 礼部尚书朱国祚等候在午门之外,见到远远过来的献俘队伍,不免想回头看看午门之上的皇帝。 听说献俘将领里,这石柱宣抚使马千乘的夫人秦良玉,竟是皇帝钦点的。 说是彰显王师及忠顺土司军一同平叛的一体之心。 另外,圣母太皇太后闻有女将为一路军功之首,颇想一见。 从总体战功来看,刘綎居首。 而南川路白杆兵大破桑木关,骁勇善战的竟不算是她丈夫马千乘,功劳之首是她秦良玉。 朱国祚心头古怪的是:庄肃之大典竟钦点了女流之辈一同献俘。 虽然一身戎装在身,老百姓顶多议论一番却不能笃定,但百官心里都是清楚的。 这自然不合规矩,无奈皇帝此前就有说辞,还带上了李太后。 播州新平,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不能亲来,忠顺土司中功劳又以石柱为最,于是就装糊涂吧。 午门之上向南突出了一个小平台,正是为了各种大典时放置御座。 朱常洛坐在上面,俯视着缓缓过来的献俘队伍。 点秦良玉来献俘,朱常洛一是好奇,二也有一些想法。 不是曹贼的想法,是对于西南土司兵的想法。 为了这极为重要的京营,想法设法地找精兵。 为了光宗耀明,朕连犄角处的力量都曾反复用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