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宫中选后,谁偏不从-《光宗耀明》
            
            
            
                
    第(1/3)页
    南北消息沟通的时间差在这种时刻产生了致命后果。
    朝廷想平抑粮价?皇帝本人想?
    那又怎样!
    历朝历代,皇帝无法称心如意的事情多了去了。
    总有人觉得这一次始终是能赢的,哪怕他自己做了那只被杀的鸡,猴们最后在大局上仍旧能赢。
    这么上千年来,很多明证了。
    泰昌元年四月十七,今天皇帝至少在一件事上是可以称心如意的。
    从正月十六入宫,秀女们经历了三个月,昨天总算是完成了最后的筛选。
    今日皇帝点选后妃。
    一道旨意,娇娥绝色呈选入宫,任君拣选、快意品评,这是天下臣民对皇帝的孝敬。
    您又回报了什么?为刚刚超过一两银子一石的粮价如此不依不饶?
    乾清宫内,两位太后都来了。
    正殿外的屋檐下,挂着大红彩绸。
    乾清门通往正殿那条高出旁边院落一些的甬道上,进入乾清宫正殿所在的石台处安置了三面屏风。
    靠北两面,留出一个过道;靠南一面,又遮住了后面的甬道。
    屋檐下居中是御座,面前有一个案桌。
    左右两边,王喜姐和朱常洛的生母都坐在那。
    “画像皆在此处。”王喜姐面带微笑,“皇帝尽可先看看,若以为不妥,此时尚可另选她人为前三之选,再当面赐宝以定位序。”
    “母后所选,皇儿岂能不安心?”朱常洛先说了说,而后还是看了看,“只是先看看这前三出身如何、评断如何。中宫之主,还是性情为重。”
    于是静静看了起来。
    心里则想着不久之前报到他这里来的事。
    天亮后的京城里,大小粮店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姿态。
    依旧开门营业的,粮价总算都跌回了十三钱到十五钱一石不等。
    可与此同时,京城又有大约四成的粮店全都闭门歇业,挂了个“新粮售罄”的牌子。
    售罄,呵呵。
    如今京城百姓只怕都迷糊了:粮价到底会不会涨?怎么有些店降价了,有些店却没有新粮卖了?
    秦永宁那边听到了回报只一拍大腿:哎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一招?
    咱也不赚钱了,咱不卖了,总不能逼着卖吧?
    谁犯了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