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医学奇迹-《光宗耀明》
            
            
            
                
    第(1/3)页
    枢密院正式出现在大明朝野之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宣布了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在外开衙的计划。
    对地方来说,他们关注的只有一点:各府左都督从京营选标兵三千到地方。
    这跟去年勇卫营在镇江停留了几个月有什么区别?
    人数更多,永久在地方。
    册封三侯五伯在前,谁去赌他们是不是用盼着立功的眼神来到地方?
    毫无疑问,沈一贯的离朝,枢密院的设立,各地厉行优免和考察士绅的阵仗,李贽受劾却反而被征辟为太常学士,都预示着大部分士绅心目中的“黑暗时代”正式来临。
    退一步固然越想越气,不退却又可能血流满地。
    沈一贯在八月下旬才回到宁波,他老家在府治所在的鄞县。
    作为致仕首辅,他回到老家了就是最重要的耆老,前来拜访是理所当然的。
    沈一贯的儿子沈泰鸿听了父亲的叮嘱,先以舟车劳顿为由,在他们投来的拜帖上一一回复,约好了时间派人送出去,回来之后就在沈一贯面前板着脸。
    “……一科会试罢了。如今为父致仕,你后年大可再试。”
    是因为去年会试的事情闹别扭。
    沈泰鸿心情不愉快归不愉快,但如今看着父亲略显疲惫的神情,还是叹了一口气。
    王锡爵的儿子王衡能去考,首辅沈一贯的儿子为什么就不能去考?
    考虑那么多,还不是两年下来就从首辅之位上退了下来。
    沈泰鸿并不知道这还是他走运了。若如今还是朱翊钧在位,沈一贯按部就班成了首辅,后年的那一科会试时沈一贯为了避免像张居正一样陷入儿子高中状元带来的风波,直接为沈泰鸿求了个小官,堵死了沈泰鸿的科举路径。
    因为这件事,沈泰鸿从此视沈一贯为仇人,几乎算是父子断交了。
    从此一生倒是流传下了很多诗,大多怨念深重:什么泪洒梨云作雨痕,半生春事不堪论。游丝怪底无拘束,逢著花枝便断魂;什么津亭拂水最长条,折赠夫君挽细腰。如今花落无人管,闲逐东风过六桥。
    沈一贯这么做,当然是因为儿子其实才学颇为出色。他担心儿子一考就是好名次,然后为他引来无穷风波。
    王衡高中,王锡爵还不是当廷哭告喊冤?
    沈一贯想着皇帝当时的做派,也陪儿子叹了一口气:“是为父误了你三年。只不过当时……哎。”
    他觉得自己和王锡爵的情况又不一样,他当时还是被皇帝猜忌为“凌迫皇权”的主谋啊。
    沈泰鸿毕竟还没经历过那件事,听父亲这么说,还是心软下来,然后又问:“父亲传信让儿子先清查自家田土人丁情况。今年来许多人家都来问,儿子还不敢轻举妄动,但大伯那边……”
    沈一贯点了点头:“我既然回来了,这些事我来做吧。”
    “当真要……”沈泰鸿一直在当地潜学备考,此刻听了父亲的话,脸上满是忧虑,“抚台藩台遣人来打搅过数回,问您有没有交待家里怎么做。如今盯着咱们沈家的,着实不少。浙江诸府州除湖州嘉兴归了应天抚按在督办,如今都……”
    沈一贯看着他:“你呢?想必他们也跟你说了太学之事,你是考大学苑,还是应后年会试?”
    沈泰鸿犹豫了一下,回答道:“臬台倒是有心在汪督学和谢学监那边美言,说考选恩荫都行。儿子还是想考会试,名正言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