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君恩,圣训-《光宗耀明》
第(2/3)页
“平身坐下吧,边吃边聊。”
朱常洛年轻,饭量大。
他干着饭,沈鲤却只是浅尝辄止,过了一会才说道:“臣年长,族中辈分,幼子……”
然后叹了一口气:“陛下恩重,老臣感激涕零。陛下既不怪臣,臣……”
“朕是怪你的。”
朱常洛一句话,沈鲤又噎住了。
“朕是天子,尚且顾虑重重。御台总摄台鉴,只因心无挂碍、一心为国,反倒走得极端了。”朱常洛喝了一口汤之后摇了摇头,“仲化,你是鉴察院首任御台,鉴察院的规矩和成例,更重要一些。”
沈鲤心头一凛,一时无言。
“若愚,给御台传些肉羹来。”
朱常洛先吩咐了一句,随后又拿着筷子指了指桌上的菜肴:“这糍粑软糯,香甜可口,御台尝尝。”
“……谢陛下。”
这真是很亲近的闲聊节奏,从家常到国事,有恩有责。
点到为止之后,朱常洛一时没有继续说他怎么就极端了一些,鉴察院的规矩和成例又是什么。
但沈鲤自然在想。一面听着皇帝今天午后在万岁山的见闻附和着,一面思索皇帝的恩典和“怨怪”,等到喝完肉羹结束了赐膳之后,沈鲤离了座站起来深深一揖:“臣虽无私心,然鉴察院初设,规矩该如何,臣确实也拿不准,还请陛下训谕。”
“御台是长者,是老臣。”朱常洛压了压手,“坐下,吃杯茶,把心绪放宽松些。”
君臣之间的节奏,只要天子是有主见的,当然是天子来主导。
喝了一口茶之后,朱常洛才说道:“听说御台还想过把刑部也归入鉴察院?”
沈鲤心中一凛,搁下了茶杯又站起来谢罪。
这个想法,除了舒柏卿和谢廷赞这两个后辈,也只有郭正域、李廷机和另外两个他认为可以探讨一下的人知道。
是谁?
“敢这样去想,朕就很宽慰。”
朱常洛又说着让沈鲤觉得意外的话。
“朕知道,御台这几年都在思索着鉴察院该如何真正起到作用,让天下官员都能奉公守法。”朱常洛摇了摇头,“凡事都有两面。该倡导、该要求的,是要倡导、要求;但人性使然,鉴察院哪怕集三法司于一身,也达不到御台心目中想要的目标。说句不该说的话,三法司于一身的御台,比之北镇抚司诏狱又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