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一世之名-《光宗耀明》
第(3/3)页
就像他提出来的矛盾一说,一模一样。
三通鼓响,宫门大开。
田乐等人先下了轿,但叶向高仍稳坐抬舆之中。
相同的是,他们八相都能从御道入宫:这又是天子亲自审定之后,从大典仪注里专门改的。
八相之中,宰执为尊,可谓之首相。
紫袍,御道,抬舆。
朱常洛端坐于奉天皇极殿内的宝座之上,静静等着他们入殿前来参拜。
如今,当然还是等级分明的。
无需避讳,就算再过数百年,同样如此。只不过,那时要进入到明面上没这么多规矩的时代。
但眼下还是大明,这个阶段里,予以规格、天赐权威,有助于他想做的事情往下推行。
此刻的八相里,并不全是当时的田乐,因为他的理想与天子的理想能够共鸣而忠心用事。
叶向高以前的风评是差一些的,威望是差一些的。既然他有决心,朱常洛就要帮他补一些威望。
“天子升座,众臣入拜!”
远远的殿外传来礼官的声音,随后是奉天殿门大开。
叶向高已经在殿门前下了抬舆,站在了最前面。
这一次,不是文武分列两班了,不是那些超品的公侯伯站在他们前面。
叶向高却没有第一个走在前面,而是对田乐等七人说道:“列位,一同入殿吧。”
“首相请!”
“陛下恩重,我等皆为肱骨,岂能不同进退?”
叶向高十分明白,其实一帝八相只有一个头脑,他不该过分出头。
于是在他的坚持下,大典居然执行时还有一些小变化。
但这是反映叶向高聪敏的小变化,也是反映他权威的小变化。
这点小变化,相当于驳了皇帝审定的大典仪注,但皇帝并不会不开心。
相反,他有这个权威临机权变。
八相在前,众臣随后。
一步步走过奉天皇极殿之间长长的甬道,他们看见司礼监掌印及秉笔、随堂大珰们手中拿着的托盘。
每一个盘子上,各有宝印一枚、腰牌一方、文房四宝一套。
笔身为丹砂红漆,墨却仍是黑墨。
但这已经象征着他们拥有代天子处置那些已经下放到一房七院权力。
长长的制旨被唱诵出来,回荡于奉天皇极殿内。
中心思想,正是年前在这里赐宴时皇帝说的话,只不过剔除了那些“这也是为了朕、为了你们”的私心表述。
全是公心。
士子进学,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是为治国平天下。今设诸相,以全其报国之志,以展其治国之才。
圣天子临朝,擢贤用德。亲拜诸相,托付以国政之重,盼众正盈朝,唯黎庶苍生生计为国计。同心协力,共治国泰民安之繁华盛世。
泰昌十年,华夏纪元一八三二年,天子于奉天皇极殿拜命八相,亲付宝印,郑重开启大明内政新篇。
申时行、沈一贯、王锡爵、沈鲤、萧大亨等咨政学士们感慨地看着这一幕。
十年之前,十年之后,截然不同。衍圣公已苟且偷生,而八相今日此等礼遇,谁不以死相报?
至少此刻,他们羡慕。
名啊,一世到最后,怎么好放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