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匆匆吃过了食物,众人只觉得精神振奋,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们喜出望外,纷纷走出了摄政王府。 走这一路,几人的谈话就没有断过。 “摄政王果然天纵奇才,实乃我大明之幸啊!” “我若是能有摄政王智谋的万分之一,必然也能成就一番事业,富国安民,贡献一方。” “摄政王殿下所提出的这两项改革制度,若是能够顺利实施,当真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啊!” “是啊!但凡这两项变法能够顺利推行,先贤们所推崇、期盼的无为而治之盛世,必然能够来临!这一切,都是摄政王殿下的功劳!我等能追随摄政王殿下,办下如此惊天动地的伟业,实乃我等三生……不,是九世有幸!” …… 各种各样的夸耀之词,从浙东派的诸位大臣口中,好似不要钱一般地说出。 大家都变着法样赞美着摄政王。 说来有些好笑,浙东派的诸位大臣可几乎都是朝中清流啊,一等一的重臣,即便是面对朱元璋的时候,也都多少显得仍然进退有度,骨子里的文人傲骨仍在。 可是在面对摄政王朱柏的时候,那真的是恨不得能够甘愿拜其为师,充当其门下走狗。 究其原因,那是因为摄政王朱柏,是从他们最引以为傲的东西上,击败他们的。 治国、安民、平天下。 诸位大臣的心思,不由又一次回到了昨天,他们刚进入摄政王殿下书房的那一刻。 摄政王端坐在书桌前,而在他面前的那一摞宣纸上,墨迹未干。 之所以这么快将他们召集过来,摄政王殿下便是要将他刚拟定的“考成法”、“一条鞭法”尽快同他们讲解一番。 同时,摄政王殿下也再三强调,这两种改革法令,与当下大明帝国的制度之间,是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的,所以需要他们群力群策,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改动,最终促使这两条改革法令能够真正意义上落到实处,成为既定的大明法案。 听完了摄政王殿下的这番话,众人当时就被震撼到了。 但,等到他们真正拿到了这两项改革法令,然后仔细研读起来之后,心中的这份震撼之感,遂变得更加强烈了起来。 也是这时候,他们才终于猛然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与摄政王殿下之间的差距。 当自己还在埋头苦干的时候,摄政王殿下的目光却早已经洞穿了现实,看到了遥远的将来去了。 所谓的“考成法”,其实在历史上是在明代万历年期间才确定的官员考核制度,是由张居正提出的。 这一制度,其实说来并不复杂,主要就是为了保证陛下的诏令、中央政府的决策,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 通过新组建的内阁,来控制六科,而又以六科来控制六部,最终使得内阁成为改革的绝对权力中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