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笼花里-《名侦探夏贵妃》
            
            
            
                
    第(1/3)页
    大魏的忠臣们孤高自许,  悍不畏死。
    但裴谦怕死,大臣们聚众血谏、聚众撞柱的活动他一次都没有参加过,借口千篇一律,  都是称病。
    升官发财娶美人,这是他唯一的志向。之所以当清流,主要是因为当贪官会被夏洛荻逮住。
    长年累月清着清着,  他也就成了清官这一拨的,  但仍然改不了他怕死的本色。
    可他偏偏还热爱作死。
    发现自己当面编排了一通皇帝给夏洛荻上夹棍的昏君操作之后,  裴谦自知触怒圣颜,讷讷不敢做声。
    “平日里你们都是在下面怎么编排朕的,详细说说?”
    “陛下乃圣明君子,  岂会对一弱女子大刑伺候,是臣癔症没醒,  胡言乱语,还望陛下让臣戴罪立功。”裴谦轻车熟路地挂上一脸狗腿的笑容,  “不知陛下召臣所为何事?”
    封琰看向夏洛荻,夏洛荻咽下嘴里的月饼,道:“你还记不记得四年前大理寺清洗西城十三教坊时,发生的石榴河淹死五人的案子?当时那五人事发的花船上有个伎人韩氏,结案后此人安置去了城郊一家绣坊安置。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今年应该是她做工满期,得脱贱籍的年份,按理说,涉案之人脱贱籍的文书应该由你刑部经手,  批下来之后再发往户部,  可有印象?”
    裴谦好一阵回忆,  终于在记忆的角落里摸出些印象。
    “韩氏……可是城郊明正绣坊的女工?一个月前刚好批了一批,  如果是年岁三十出头的话,是有这个人没错。”
    “那这个韩氏现在所在何处?”
    “这我哪知道……”炀陵城这么大,找个人好似大海捞针,裴谦本来是一口拒绝的,却忽然想起一件事,道,“陛下可还记得,今日上奏的有本折子,京中笼花里日前某酒馆起火,十来间民房一同被烧毁,熏死三人、十数人烧伤。”
    民间之事,皇帝不会天天都亲自处理,但每个月都会要求六部捡一些影响较大的收集起来奏报至御前,有时还需御前奏对,也算是对六部长官的约束,防止这些官吏尸位素餐。
    封琰细一回想,刑部这个月的折子上确实有这回事,而那最初起火的酒馆,就是……
    “韩氏酒家。”
    巧,太巧了。
    皇后宫里出鬼事,涉事的工匠死了,和工匠一条船的伎人也突然起火。
    简直就像有人在灭口一样。
    什么样的势力,要做得这么细?到底要埋葬什么秘密?
    夏洛荻一开始没想出宫,但他这么一说,顿时有了亲自去查的念头:“陛下,可否让妾回家探亲?”
    又探?
    夏洛荻瞄了一眼桌子上的月饼盘:“快中秋了。”
    裴谦舔着脸悄声道:“是极是极,佳节在即,我也想回您家探亲。”
    夏洛荻高声进言:“陛下,裴侍郎说他想为君分忧,彻查此案,今晚就要将四年前那五人落水案的卷宗查出来。”
    裴谦:“我不是、我没有……”
    “准了,退下吧。”
    轰走裴谦之后,封琰问夏洛荻道:“你真想回去?”
    “主要是为查清案情。”夏洛荻道,“我暗中出去即可,陛下可派些人手……”
    “高昇。”封琰道,“传下去,昭嫔今夜留在宣政殿。”
    ……
    留当然是不可能留的,只是个名目而已,天色一黑,一辆马车便驶出了宫门。
    中秋节前后三天,共计六天,不设宵禁,是以此时出宫之后,放目所见,华灯正浓,一派节日气氛。
    笼花里街坊口,前几日遭了火灾,官府派了不少民夫前来洒扫搬运,人来人往的,其他未受波及的铺子倒是生意更好了一些。
    “卖绒花咯,给家里闺女媳妇灯节戴哦……姑娘,看看绒花吧,这玉兔绒花,是现下最时兴哩。”
    第(1/3)页